如今,蝎子、蜥蜴、蜘蛛等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動物,正成為不少中小學生的新寵。這些異寵(另類寵物)雖然價格便宜、彰顯個性,但不少網友并不愿意飼養這樣的寵物。專家提醒,目前針對異寵的監管力度較為薄弱,不清楚其是否攜帶有人畜共患病。同時,家長們也擔憂:異寵是否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?連日來,記者走訪了幾位養異寵的中小學生,了解他們與異寵的故事,并邀請西南大學應用心理系主任楊東分析孩子們的心理狀況,為家長支招。
個案1
把蜘蛛當玩伴
在楊家坪花鳥市場“淘氣屋”,讀小學六年級的俊俊貼著玻璃,目不轉睛地盯著蜥蜴、蝎子等異寵。“我已經買了一只這種蜘蛛。”俊俊介紹,他存了近2個月的零花錢,才花100多元買了一只紅蜘蛛。紅蜘蛛張牙舞爪,不少人看了都要后退一步。但俊俊不這么認為——“我覺得它多可愛的,我每天都把它拿到手上玩。”
俊俊成績在班上中等,但他不太愛說話,晚上回家做完作業后就開始玩蜘蛛。俊俊的鄰居、6歲的筱筱說:“俊俊一玩蜘蛛就不和我們玩了。”
“我們不贊成他養蜘蛛,但我們也沒有辦法。”俊俊的父母忙于生意,說起孩子養異寵的情況,俊俊的母親李女士有些愧疚。她告訴記者,她曾把蜘蛛藏了起來,但第二天俊俊沒看到蜘蛛竟哭著稱不去上學。
■分析:俊俊養蜘蛛上癮主要有兩個原因。一是在家庭生活中的孤獨感。另外,可能由于俊俊希望借養蜘蛛來獲得一種成就感和炫耀心理,因為別人都不敢養的東西他敢養。這種不太正常的成就感獲得方式與家庭有很大關系,如果任其這樣發展,俊俊可能會更加被孤立,對俊俊成長會有很大影響。
■支招:李女士應多花時間陪孩子,幫俊俊建立一個正確、健康的人際交往圈子,平時可以通過朋友聚會的方式,帶俊俊認識更多的朋友。
個案2
孩子們為異寵打架
在棉花街寵物市場,14歲的濤濤買了兩只小蜥蜴,“這個比較便宜,25元一只”。濤濤告訴記者,自己養蜥蜴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。濤濤周圍很多朋友都養了異寵,“養蜥蜴很酷唄”。以前,每逢周末,濤濤的朋友都會把所養的異寵帶出來玩,但他現在卻不愿跟大家一起玩了。
有一次,濤濤的朋友帶著一只蝎子來到濤濤家里,兩人交換著玩。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蝎子,濤濤很緊張。“它的爪子抓在手上有點疼,我擔心被蜇到”。濤濤跳著把蝎子從手上甩下去,結果一不小心踩到了蝎子身上,“蝎子死了,我朋友就把我的蜥蜴也摔到地上。”濤濤的父親王先生表示,“兩個小孩當場就打起來了。”
■分析:從濤濤的表現可以看出,他對自己的寵物注入了很深的感情。表面看問題不大,但如果任其發展,對于寵物感情過深可能會引起對人的感情變淡,影響與人的正常交往。
■支招:家長應該做的是轉移孩子的興趣點,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展覽會、體育活動,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有趣的東西。這樣可以加強與孩子的溝通、培養與孩子的感情。
個案3
愛與蛇說悄悄話
在大坪中學讀初一的小杰成績一直不錯,但近也讓母親很擔心。“上個月,不知從哪里弄了一條蛇回來。”小杰的母親劉女士告訴記者,雖然是單親家庭,但小杰一直都很聽話,在學校表現也很好,就這次執意要養蛇。自從小杰養蛇后,不看電視了,一有時間就去跟蛇玩,還對著蛇說話。劉女士有些隱隱擔心。
小杰偷偷地告訴記者,“這條蛇是自己買的,因為覺得好玩,有同學也養了”。當記者問小杰跟蛇聊什么,他說,“說悄悄話,不告訴你。”
■分析:小杰和蛇說悄悄話,反映了小杰內心的一種孤獨感。一方面缺少感情寄托,另一方面也明白母親的艱辛,想做個好孩子,在內心孤獨的潛移默化中,只有另外尋找感情寄托。
■支招:除了家長,學校也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。學校除了加強應有的心理輔導外,可以通過安排小杰參加體育、郊游等集體活動來幫助他感受溫暖,排解內心的孤獨感。
提醒
異寵來源不一定正規
昨日,重慶順德寵物醫院高級獸醫師吳磊說,市民在享受寵物帶來的歡樂的同時,也不能忽略寵物對健康的威脅。狂犬病、寄生蟲疾病、皮膚病是人們熟悉也容易染上的幾類人畜共患病。吳磊提醒市民,日常飼養中,主人與寵物不要過于親密,比如親吻、共用水杯等;清理寵物排泄物時好戴手套,在清理完畢后洗手;若家有孕婦,而寵物沒有到專業寵物醫院進行檢查和驅蟲,好還是將寵物放別處養。
針對當前的“異寵熱”,吳磊表示,目前的寵物醫院以治療犬、貓為主,少部分能診斷一些蜥蜴和烏龜的常見病。另外,我國異寵主要來源于東南亞、非洲等地,其來源途徑不一定正規,可能會帶來外來疾病和寄生蟲,影響本地的人和動物。盡管目前尚有一些法律法規約束寵物飼養,但還是缺乏更專業的機構進行管理和引導。而異寵的管理,就更薄弱了。
派多格寵物美容師培訓學校推薦您閱讀:乘客帶寵物乘公交引爭議